發表文章

水墨生態

圖片
 5/15 這堂課邀請了以前在景美女中任教且為之名水墨藝術家的江正吉老師,來為我們展示與講解水墨畫的技巧與意義,這是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領域,令我感到非常新奇與期待,過程中老師也以講故事的方式來教導我們很多道理及老師的經歷,為這堂課添增了許多趣味!

生態媒體與後人類AI

圖片
 5/1 這堂課中講師介紹了AI的用處、種類、AI作品,其中提到了人類史上的三大奇點分別是(1)用火(2)印刷術(3)AI,這讓我更具體感受到了AI的偉大,但這也代表著會有許多人因此失業,主要族群為行政與文書、客服與銷售、餐飲與零售、低階製造與物流、初階創意,而難以取代的是情感勞動,這讓還在升學階段的我不經思考了未來方向,該如何選擇才不會被取代。

極端天氣的蝴蝶效應

圖片
 4/17 這堂課邀請了胡健驊教授來為我們講解有關極端天氣有關的議題及專業知識。在所有知識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關於氣溫只上升零點幾度而卻相當於好幾百顆原子彈爆發的能量,這讓我意識到了海洋調節的重要性以及不可忽略的氣候議題。

路易斯布爾喬雅

圖片
 3/27 這次的課堂我們去了富邦美術館欣賞了路易斯布爾喬雅的作品展覽,他是一位很優秀的女性藝術家,其最知名的作品之一為蜘蛛《媽媽》。 她的作品有種很強烈的表現力,讓我覺得不只是用眼睛看作品,作品能傳達很強烈的感受及故事性,雖然這些感覺多為負面,但卻不會給人一種厭惡感,反而更多的是透過作品畫面的呈現她的內心世界。
圖片
 3/13(四) [課堂筆記] 開放系統: 必須考慮到外在環境的因素;而組織與外在環境乃是具有一種互動的關係,彼此影響。 [小組報告] 我們這組以職場霸凌為主題,並分析其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與連結,同時我們也舉出了一個職場霸凌的社會新聞來讓大家更好理解,在報告的最後我們也提出了許多解決方法提供大家來做思考。 [心得反思] 這禮拜準備的報告內容比起上禮拜更完整與詳細,同時也加入了更多的思考角度,是我們的報告內容更加完整,藉由我們的主題使我的想法更加多元,霸凌並非我們表面上看到的欺負、排擠,加害者與受害者背後可能還有其他我們為了解到的關係,真的學到了很多!
圖片
 3/6(四) [哈佛思考模式] 觀察與解釋(See-Think-Wonder):what do you see ? 了解複雜性(What Makes You Say That?):What doyou think they are doing? 生成與篩選(Generate-Sort-Connect-Elaborate):對想法進行分類、連接並深入擴展 [小組討論] 我這組以職場作為我們的思考主題,分別在「自我實現」、「平等」、「共存」提出了一些列點,舉出了可能在職場上會面臨的問題,並思考不同系統所代表的是什麼,並利用圖表將其表達出來。 [心得] 這堂課跟新的組員合作下來非常順利,且大家都很踴躍地給予意見,最後我們家大家的觀點整合繪出這張圖,也讓我透過實際例子更了解這種思考模式。
圖片
 2/27(四) [分組圖像與討論心得] 這次的小組討論讓我了解了每個人的想法與見解,而且組員們也討論的非常熱絡,他們分享的資料也讓我刮目相看,不僅僅是課堂內容分享,更多的是他們對於這份作業的認真,是個很棒的課堂互動環節! [課堂筆記] [生態三面向Three Ecologies] 社會(生活)~永續發展、公平 環境(生存)~平衡 心靈(生命)~自我的了解 *EGO~ECO* 從每個人開始,從「我」走向「我們」的系統思考,感知彼此存在的意義,集結為群體的力量,形成生態系統的影響力(領導力),活化、連結集體行動的力量,進而共創影響、改變我們身處的環境與世界! *例子 假設有一位企業家,最初他創立了一家公司,目的是最大化自己的財富,並且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提升公司利潤上,甚至忽視了對環境的影響,像是使用大量的塑料包裝和不環保的生產方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位企業家開始認識到,公司的成功不應該只是基於個人的財富增長,還應該關注對社會和環境的責任。他開始將公司轉型,採取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推動環保措施,使用生物可降解的材料,並且將部分利潤投入到社會公益事業,幫助改善當地社區。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家的思維從「ego」(自我)轉變為「eco」(生態),他不僅關心自己的利益,也將注意力放在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與未來上。 這就是從「ego」到「eco」的轉變,代表著個人利益與地球、社會和他人利益之間的協調與平衡。 [系統思維] 整體觀:又稱鑽石觀,從多面看事情 動態互動:系統內各個元素是動態的且互相影響 反饋機制:一個系統的結果會影響他的初始條件,成一個循環 非線性因果關係:系統的變化是多層次、複雜的因果鏈條